9/08/2011

秋涼當吃柚 加納納香甜綠生文旦寄出


圖:吳金田大哥兩位小女兒快樂的採收文旦。

親愛的文旦訂購人您好:

加納納綠生文旦已於93日 採收完畢,今日開始將陸續包裝寄送至各位朋友手中,請收到文旦後,開箱取出放置通風處消水,即可存放一~二個月左右,文旦需等到原本淡綠色外皮轉變為黃白色,讓多餘水份蒸發,果肉甜度與風味大大提升。
圖:近三分地的文旦,一家人用了兩天採完,也讓一家人鬆了口氣。

 挑選文旦時,吳大嫂耐心的指導挑選要訣,農場無洗果、選果分級機,故每顆文旦皆為人工擦拭過,擦拭文旦過程中,吳大嫂提醒著我們要溫柔的對待文旦,雖未能擦拭到表皮光滑油亮,卻也不會破壞文旦的風味;吳大嫂總是說:「照顧文旦跟照顧小孩一樣,給它的愛越多就會長的很好,會結很多文旦讓我們採。」文旦感受到了,在颱風來時還堅強的留在樹上,等著吳大哥一家快樂的採收著。
圖:每顆文旦皆經過嚴格篩選、分級、手工擦拭,不上亮光臘,
呈現文旦的自然原貌,天然的柚皮才能拿來做食品加工。

 我們用愉悅、感恩的心為各位朋友挑選文旦,在收到文旦時,如因農場疏失發現表皮有蟲叮咬過的現象,煩請切開後確認是否傷及果肉,如只是表皮被叮咬請勿過度驚恐,吳大嫂說:「昆蟲對水果的甜度很敏銳,昆蟲在引導我們這顆真的比較甜。」話雖如此,我們還是認真的仔細挑選過,如還是收到傷及果肉的文旦,煩請告知農場,農場會盡速為您解決。

 加納納部落合作農場由衷感謝您的耐心等候,以及對迦納納部落小農的支持。



加納納綠生文旦預購單 

(請按文字連結上網填單)



訂購滙款 
戶名:花蓮縣瑞穗鄉迦納納部落發展協會
帳號:瑞穗郵局 (700) 00912-95030-1835 
電話:(03) 887-6627  0926-609-872 黃正宏 (農場經理)


----------------------------------- 




在籃子裡 住著一群阿美族人

籃子裡 曾經裝滿著食物富足著我們

但 因為大環境的影響

這裡的年輕人被迫離開家鄉

於是籃子裡的食物總是吃不完

文化傳承呢 也因此斷了線

籃子裡的生活 正在尋找一種再度出發的生活

一種可以讓文化得以留存 家人可以溫飽的感覺



加納納KALALA 意指小竹籃
反映了其所處的位置型態
一個位處於盆地的聚落型態 
這個地方位於台九線276公里轉彎處─加納納部落

9/07/2011

滿園蟲鳴交響曲 加納納綠生文旦開放預購

圖:吳金田大哥的文旦園生氣勃勃。

吳金田大哥的文旦園已是30年以上的老欉了,前年,他因為進醫院「大修」,讓整個園子荒了大半年,沒噴農藥及化肥的文旦因為外表醜醜的,交給集貨場卻遭拒絕,只好任由文旦在田裡爛,一顆也沒賣出。去年,吳大哥身體進廠保養回到部落後,看到族人種植綠生鳳梨的成功經驗,他決心加入加納納部落合作農場,改以與自然共生的綠生農法來照顧他的文旦園。

圖:文旦開花時,園子裡嗡聲大作,好不熱鬧。

首先,合作農場幫不到三分大的文旦園架起了高高的黑網,避免鄰近果園的噴藥污染,接下來,吳大哥夫妻定期噴灑綠生益菌來改善土壤的菌相,同時施用天然的發酵資材-伯卡西(BOKASHI),讓微生物有良好的生長環境。不到二個月的時間,原本葉片枯黃的文旦樹竟然不再落葉了,而且還抽出新芽來,讓吳大哥很驚喜。其實,之前他曾想要放棄生病的文旦園,乾脆全部砍除重種,沒想到聽了農場的建議試用綠生菌,並減少割草次數,滿園的雜草不僅土壤保水性變好,草相也豐富了,園子裡還出現了莫式樹蛙、螳螂、草蟬、蜜蜂、鳥類等多種生物,讓園子裡熱鬧了起來,眾蟲合鳴像是奏起了田園交響樂,不再是了無生機的寂靜春天。


圖:文旦園生態豐富,蟲鳴鳥叫有如奏起田園交響樂。 

今年春天是異常的冷,文旦樹開花結果時又碰到連連下雨,附近有些文旦園落果嚴重,不過,吳大哥的文旦樹依然結實纍纍,採用綠生農法後,文旦樹生氣勃勃,是他從來沒見過的,他開心地表示:連自己也變得健康起來。雖然園子裡仍有天牛及果實蠅的危害,卻沒想像的嚴重,可能是園子裡的天敵也多了,蟲害自然受到控制。未來,他還將在文旦園內種天牛喜歡吃的桑樹,降低啃食文旦樹的機會;還要把地上雜草留長一些,讓土壤中的微生物及蟲兒都有生存空間。

圖:健康飽滿的文旦掛枝頭。

一般來說,文旦採收下來要放個十來天消水,果實會更加甜美,最近,農場已迫不及待採收一批立刻試吃,結果,尚未消水的文旦竟然不苦不澀,果肉細緻香甜,相信等到中秋,一定更加甜美多汁。



加納納綠生文旦預購單 
(請按文字連結上網填單)


PS:一次購買2箱以上,優級每箱800元/良級每箱1100元。

備註:
1.預計8月底採收,9月初可宅配寄送。 
2.請收到文旦後,開箱取出放置通風處消水,可存放一~二個月左右。
3.文旦需等到原本淡綠色外皮轉變為黃白色,讓多餘水份蒸發,果肉甜度與風味大大提升。

訂購滙款 
戶名:花蓮縣瑞穗鄉迦納納部落發展協會
帳號:瑞穗郵局 (700) 00912-95030-1835 
電話:(03) 887-6627 、 0926-609-872 黃正宏 (農場經理)

9/06/2011

加納納綠生日曬米完售

圖:加納納綠生米堅持以生態平衡的自然農法耕種。














感謝各位好友的支持,
加納納合作農場第一批試種的綠生米已經銷售一空,
吳大哥在9月初也插下第二期的秧苗了,
另外,
合作農場也重新種起了傳統的旱稻及小米,
秋天時還會種紅豆,
一年四季都有收成,
加納納小竹籃裡的食物愈來愈豐盛了!

第二期綠生米將在明年初收割,敬請期待。

感恩

圖:日曬的米確實不一樣,香氣與口感更勝一籌。

8/18/2011

夏日甜蜜蜜已經銷售完畢

感謝各位朋友的支持
加納納的夏日甜蜜蜜已經完售
今日會寄出最後一批的鳳梨
沒有訂的,還想訂的...

下次要早一些

夏日甜蜜蜜己經結束...請等待冬日甜蜜蜜

8/08/2011

有生命的日曬米 加納納綠生米感動上市



好山好水種好米:北回歸線的充足日照下,米粒飽滿,香甜Q彈。
採用綠生農法:堅持不用農藥與化肥,以微生物改良土壤環境。
維持生態平衡:以自然天敵來控制蟲害,並種固氮植物增加肥力。


關於綠生農法
 我們希望農業不只是生產,而是更能關心週遭的生態,加納納採行綠生農法,不只是追求安全、健康的食物,更希望對土地及生態有所關照,綠生農法所關心的是維持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良好環境,因為只有健康的土壤才能栽培出健康的作物。


圖:加納納種的是台粳16號,收成後才知道稻苗混了少許
紅糯米,色彩更繽紛,吸飽陽光能量的日曬米,又香又彈。


「我已經聯絡割稻機了,可是過了一個星期,農忙時期,割稻機還是不來。」

眼看稻穗都已成熟,有些稻穀甚至開始掉到地上,吳大哥夫妻臉上滿是憂慮,為不讓農民的心血白費,加納納合作農場趕緊四處聯絡,最後拜託距離加納納八十公里遠的都歷部落資深農夫林大哥前來協助收割。

看著割稻機開始割下第一株稻子時,吳大哥終於露出笑容,吳大嫂:「這兩個星期以來,第一次看到你笑得那麼開心。」吳大哥感動地說:「謝謝大家的幫忙,謝謝!」合作農場的第一批綠生米,剛插完秧苗時,水鴨就來田裡玩耍,壓壞了許多的秧苗,吳大哥夫妻在冰冷的水田補插秧苗;因為不使用除草劑,五位換工的族人在烈日下拔了五天的草。收割雖延遲了近兩週,降低了收成率,但採用綠生農法,沒有發生常見的稻熱病,讓吳大哥更有信心種植下一期的綠生米。


圖:加納納綠生米收割囉!

割完第一塊田準備將稻子取出時,割稻機突然故障,無法將稻穗順利取出,林大哥試著排除故障;只見吳大嫂拿著一杯酒給吳大哥:「剛才是不是沒跟爸爸稟報?你跟爸爸說一聲,他一定很高興稻子終於收割了。」吳大哥虔敬的告知祖先,儀式做完後,割稻機正好排除故障。

圖:吳大哥虔敬的向祖先報告,祈求割稻一切順利。

收割後的稻穗由吳大嫂接手,以人工曬榖方式乾燥稻穀,因收割時已有九分成熟度,曬了第五天後隨即入倉,入倉時吳大哥對著一包包稻子說:「對不起,我沒有好好照顧妳們,才讓妳們今年那麼孤單,下一期我會讓妳們有很多朋友作伴。」與去年產量相比,使用與自然共生的綠生農法,加納納綠生米將1/2給了大自然,並希望將大自然所留下的1/2分享給更多人。

圖:以人工曬榖方式乾燥稻穀。

上個禮拜在部落共食()活動時,我們使用自己所種的綠生米提供給族人食用,耆老誇讚吳大哥:「你們真的很用心,種的米很好吃哦!」吳大哥摸著頭說:「是我們的農場很用心,我不過是照著農場的指示去做。」加納納綠生米,吃出綠生米背後的故事,也嚐到吳大哥夫婦倆的用心,在口齒間滿溢著感動的味道。當然,這批用老農夫愛心所種植的米,不只提供給部落共食,也希望能夠分享給大家。

圖:用心耕種的加納納綠生米,希望與大家分享感動。

手工日曬的加納納綠生米


單包:250元(2公斤裝,運費依數量計,請訂戶自付)
整箱:2000元(10包20公斤,免運費)


生產者: 加納納部落合作農場
生產地:花蓮縣瑞穗鄉舞鶴村
收割日期:100年7月26日
碾製日期:宅配時現碾鮮送
賞味期限: 六個月(冷藏一年)



綠生米訂購單 (請按連結上網填單)

訂購滙款 
戶名:花蓮縣瑞穗鄉迦納納部落發展協會
帳號:瑞穗郵局 (700) 00912-95030-1835
電話:(03) 887-6627 、 0926-609-872 黃正宏 (農場經理)
電郵:harosang2002@yahoo.com.tw
BLOG:http://tarawadaw.blogspot.com/

7/14/2011

自然熟香蕉 綿密香甜

圖:跌倒的香蕉,表皮有一點擦傷,完全自然熟,香甜綿密無澀味。


 部落裡的香蕉多種在田地的邊界,數量並不多,陳二哥平時除了農事外,還要兼差打零工,因此,他採取自然農法+綠生農法(不噴藥不灑化肥少拔草,也可以稱懶人農法吧!)來照顧農園,平時他在農園噴灑綠生益菌時,也會噴一噴他的香蕉樹,香蕉是重肥作物,不過他只下了一點點的BOKASHI發酵有機資材,這些香蕉要自立自強自己長大,當然也沒有套袋啦!鳥獸蟲兒想吃就給牠們吃一點,人吃剩下的就夠了!


 不知道是不是綠生益菌的關係,這些香蕉根根長得肥壯碩大,掛在枝頭上實在太重了!結果,壓跨了香蕉樹,整串掉了下來!族人習慣吃香蕉是放著慢慢自然熟,不會使用電土來催熟,自然熟的香蕉不會有澀味,經過時間的蘊釀,香氣與甜度也大大提升,族人吃了直說:好甜好綿好香哦!如有朋友想訂購,因數量不多,手腳可要快哦。



綠生農法香蕉
宅配:1箱 25台斤 價格 800  (含運費)
零買:1台斤30  (自取,限花蓮地區)






請註明以下送貨資訊:

訂購人 :
數量 :
送貨地址 :
收貨時間 :
電話 :
帳戶後4碼: 


訂購滙款 
戶名:花蓮縣瑞穗鄉迦納納部落發展協會
帳號:瑞穗郵局 (700) 00912-95030-1835    
電話:0926-609-872      黃正宏 (農場經理)

7/12/2011

順應萬物自然天理 人與大地共生息

2011/7/10 大愛電視台節目" 見證台灣生命力" 採訪報導 

 節目報導加納納部落發展協會的農民從原本的慣行農法轉而採行綠生農法的過程,農民們體悟到不用農藥與化肥,對自己的身體、對土地、對作物都產生了許多好處,綠生農法讓土壤更加健康,生長出來的蔬果也更加健康,種出來的高品質鳳梨,讓農民收益比慣行農法增加了十倍,青壯年從都市開始回流到部落,用順應自然的方式種植,以土地生長出來的作物為生。土地健康了,原住民回歸到原鄉,這是農場輔導員顏嘉成最大的心願。



6/16/2011

咖啡園很生態 果子狸來做客

 一如往常走在咖啡園裡巡視咖啡樹狀況,咖啡樹見到田間管理員便挺直腰備查,為增加物種的多樣性使病蟲害減少,園裡除了咖啡也間種了其他果樹,更要求合作的農戶草長及膝時才能割草,現在走進園裡見到綠油油的一片,在酷熱的季節裡,心裡也感覺清涼許多。

 農戶總是向農場反應:「草很長了,可以割了吧!」部落過去的管理方式是不容許見到雜草存在,會認為這是不盡責的懶人農夫;農場導入自然生態的耕作方式後,除了果樹及雜草的林相豐富外,動物界的朋友也來造訪,使咖啡園的生態更加多樣,也發現更多驚奇事物,果子狸進到園裡吃咖啡,副頭目說:「你們不能抓牠們,那些都是我的寵物!」

圖:果子狸排遺,經腸胃發酵過後的咖啡豆。

 最近,天氣炎熱走進咖啡園裡避暑,卻見到咖啡樹葉子枯黃出現異狀,心疼的看著生病的咖啡樹,咖啡樹傳達了「請幫幫我」的訊息,隨即捲起袖子替咖啡樹治病,赫然發現天牛的幼蟲在莖幹內啃食樹木纖維,費了一番功夫才將幼蟲除去,解除了蟲害,心情也較輕鬆了,走出咖啡園時可以感受到咖啡樹對著我說ARAY(謝謝)。
圖:天牛的幼蟲鑽入咖啡樹幹中。

 部落目前施行綠生農法,契作農戶每週一次噴灑綠生菌,透過微生物菌與堆肥的作用讓土壤更為健康,供給作物所需養分;過去噴灑器是用來噴除草劑,現在綠生菌取代了除草劑,農戶說:「不灑農藥後身體比較健康了,過去必須吃黑糖解毒,嚴重時還要去醫院吊點滴。」用心照顧祖先留下的土地,善待土地上的作物,堅持自然健康的耕作,守護加納納部落淨土。
圖:咖啡園內噴灑綠生菌。

在過去二年的咖啡部落實驗室計畫中,讓我們逐步確定了咖啡生產的方式,「蜜處理」將加納納咖啡做了最好的呈現,因此,「蜜處理」會是加納納部落農場製作咖啡生豆的唯一方法,未來,我們也將更用心穩定咖啡品質,將加納納的用心寄送至你的手中,ARAY(阿美語,謝謝)。

圖:與雜草競爭,跟蟲鳥共存的【鑽石加納納】

5/15/2011

加納納的好朋友-伯揚咖啡

加納納的朋友上了電視了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上底下的連結看看囉...

當然...裡頭還是有加納納喔

咖啡部落實驗室 尋人啟事 PART II

咖啡部落實驗室從2009年開始,募集了喜歡喝咖啡的人加入部落咖啡認購的計畫;因為有這群人,所以部落在過去的日子裡始終堅守著承諾,要給大家最好的部落咖啡。原來訂購一年的咖啡,因為咖啡產量不足的情況下,因而讓寄送咖啡的日子延誤了許多,也因著大家對於部落的支持,在停滯了許久的咖啡,我們終於在2011年5月份將第一年訂購人的豆子給寄送完了。

今年的氣象特別怪,到了這個時節,樹上還是有些果實還在慢慢紅

在接下來的6月到11月間,因而部落的咖啡並沒有太多庫存(現在只剩一些散豆,並無法寄送給大家品嚐);而在等待今年8、9月份開始的咖啡收穫季節前,我們也必須告訴大家若是要喝加納納的咖啡時,還請耐心等候。今年預計要收成的豆子將在12月份開始寄送,但我們還是必須在現在開始進行認購的動作,一方面讓農民安心,另一方面也支持部落進行相關的契作計畫,像是去年開始部落也契作了文旦與水稻,再過二個月就可以有稻米吃了。

預購幸福的咖啡豆----
這杯咖啡是悠閒的時候手上的那杯氣氛飲料
還是在熬夜提神的那杯神奇飲料
更可能是早已成為你生活上不可或缺的習慣
但對部落來說
這杯咖啡代表的一個未知的未來
一個可能帶給它希望的機會
您所選擇的咖啡中
將會有無限的可能…

我們正在尋找----
我們在尋找一批愛好喝咖啡的、或是將咖啡視為必需品,當然也可以是對台灣咖啡有興趣的人,或是勇於嚐試的、挑戰自我味蕾的、習慣的,如果您就是我們所尋找的那個人,歡迎加入咖啡部落實驗室。

咖啡種在哪?
咖啡部落位於花蓮縣瑞穗鄉舞鶴村加納納部落,1932年日本人在台灣試種植咖啡的產地之一,曾經有400甲的種植記錄而聞名,其中部落中的一處曾是種苗繁殖場,這些咖啡種苗也是提供咖啡田的來源。這個種植咖啡的部落就在台九線276公里的地方,一個位於舞鶴台地的山坳處,它的地理型態像是一個籃子的形狀,因此阿美族語的Kalala就是籃子的意思。

如何種咖啡?
我們所提供的咖啡豆,皆是以綠生農法所栽植的咖啡,不加任何的農藥、除草劑以及化學肥料,目前施行的農法乃是透過日本EM農法的退休老師星野先生在台灣所提倡綠生農法,透過微生物菌與堆肥的作用讓土壤更為健康,也讓農作物更為健康;另外,田間的雜草更是在這些年來的管理下,發展出了多元的草相,每隔一段時間修剪雜草時更是要求農民不得將雜草完全除盡,以確保土壤之保水的狀況,因此在栽培的過程中更需要部落農民長時間且較為費力的工作。

支持部落過在地的生活
加入咖啡部落實驗室,除了支持在地的消費外,更是透過這種的方式來進一步認識您所不認識的咖啡產地,包括這杯咖啡生產過程中的農民,與他們所居住、生產的環境都將重啟您對部落的看法。另外也將透過認購咖啡的方式,我們可以讓部落在生產咖啡的同時,讓外地離鄉的年青人們,回鄉幫忙他們的長輩們照顧農田,也進一步的也能就近照顧他們的家人。

認購方式

一單位:3600元/半年,從2011年12月開始到2012年5月止,每月寄送半磅給您
每單位包括,每個月寄半磅的咖啡給您(總共寄6次給您)

訂購方式:
https://spreadsheets0.google.com/spreadsheet/viewform?hl=zh_TW&hl=zh_TW&formkey=dHdpdllZYm1MUGxocE1uZEx1UTM1MkE6MA#gid=0

http://www.tarawadaw.blogspot.com/
黃正宏  harosang2002@yahoo.com.tw;  0926609872
顏嘉成  kaapaan@gmail.com;  0952725605

訂購滙款:
戶名:花蓮縣瑞穗鄉迦納納部落發展協會
帳號:瑞穗郵局(700) 00912950301835

5/10/2011

等待下雨的五月咖啡

親愛的咖啡訂購人您好


整個咖啡部落實驗室的計畫,,終於告了一個段落了,這不是一個句點,更不是終點,而是另一個起點,再開始的地方。

部落的族人與我在處理完這批豆子的同時,心裡的石頭總算是放了下來,在過去的一年多來,透過咖啡認購的過程認識了大家,也交換著彼此對於種咖啡、喝咖啡的故事,當然這些都是不斷著修正著部落接下來要操作的事。

這階段的咖啡實驗計畫初期是有著美好的想像的,希望藉由大家的品嚐來修正咖啡的風味,好讓部落在發展咖啡產業的過程中,有著一個明確的、中肯的意見;但從每個月所回覆的問卷來看,幾近個位數的回應讓我們開始思考是否太理想化這個實驗,這畢竟是一個咖啡的認購若是在每個月還要大家填一樣的問卷,似乎是有些問題的,因此也在幾個月前我們停發了問卷。

另外,在過去的這一年多來我們穩定了咖啡生產的方式,「蜜處理」的豆子是目前部落農場所作的咖啡生豆唯一方法。

因著種咖啡的方式不同,在咖啡園裡看見多元的生命是常見的,我們看見這二年種植的其他果樹開始成長了,最明顯的是香蕉,因為與其他的慣行農田相鄰,我們也要思考隔絕的方式;香蕉在有些種植咖啡的國家是當作防風的作物,而在這裡,卻也出現了不同的使用方式。另外,咖啡樹間的果樹,如檸檬、香果、茂谷柑、橘子、佛手柑等,也開始抽出了新芽。在明年。我們相信除了豐碩的果實外,這裡可以吸引到更多有趣的生物現象。

其中,當然感受最深的是走在咖啡園裡的時候會發現土壤是比以前鬆軟了許多,因為不施用除草劑,而且要求農民在砍草的同時,也儘量避免砍的太低,另外也是運用了綠生農法的緣故,田裡的土壤鬆軟了,作物自然根系發展也比較發達。

同時,在這段時間內我也看到部落內的農田裡有著很大的轉變,在部落農場與農民建立更為密切的合作關係下,除草劑的使用在農場合作的農田裡,幾乎是消失了。而農藥及化肥的使用,早已不知在何時就已停止了,更重要的是在田裡可以看見的草相(地被植物)的種類也多了;最明顯的例子雖然不是在咖啡園,但也樂於與大家分享;時值文旦開花的四月初,在二個相同種植文旦的園子裡看到了不同的景象。契作的文旦園裡,有許多的綠繡眼、麻雀、烏頭翁及番鵑在裡頭嬉戲,文旦花間有許多的蜜蜂也在裡頭,讓園裡的聲音充滿了多樣的生命,而另外一頭在慣行的文旦裡,卻一片寂靜,地上甚至有著鳥類的屍體,而花間的蜜蜂卻也少之又少...落差之大,讓當下所有的人看了都驚訝不已。相鄰的二塊田有如此之大的差異,也讓部落的族人們確信所作的,所堅持的是對的...

5/02/2011

好事多磨!綠生稻米插秧了!


圖:取秧苗。



 過完年後,吳金田大哥向部落合作農場回報:「水田已整理好,可以取秧苗種水稻了?」

 難得遇到如此積極合作的農夫,卻只能回說:「因天氣太冷的緣故,在宜蘭育的秧苗受到寒害長得不好,已在花蓮就近找育苗場育苗,請再等一等。」

 元宵節時,吳大哥又來詢問秧苗的狀況:「照過去部落種植經驗,不能拖過元宵節,否則再怎麼照顧都會長的不好!」

 「今年的氣候異常,秧苗長得很慢,請再等一下下就好!」天公不作媒,真是好事多磨啊!


 接到育苗場通知可以取秧苗,趕緊向吳大哥報告,總算可以讓他放心了。
圖:吳大哥恭敬地向祖靈祈福。 

 取秧苗回來後水田放水以利耕種,放水同時女主人準備好豐盛的午餐,用餐時拿了一瓶辣水給吳大哥:「爸爸是部落的巫師之ㄧ,先向祖先稟告並且祈求今天工作一切順利!」

吳大哥突然忘了該怎麼說:「ㄜ…...?」

一旁的詹金生提醒:「簡單啊!你就說希望種下後稻桿像筊白筍一樣粗,稻穗像咖啡豆一樣大粒。」

愛說笑,不過挺有意思的,吳大哥收起玩笑臉,謙恭的向祖靈祈福。



圖:只種3~5株,令族人難以置信,這樣能長得好? 


三分地水田分成三塊,機械化種植只需半天就能完成,在十多年前,這三分地是由十九塊田組成,青年挑起所需秧苗分給插秧(換工)的親友,而當大家插秧完休息之際,最後距離最遠那塊田就由青年完成,這青年就是男主人-吳金田。

水放的差不多可以開始插秧了,插秧機主控手楊金生按照過去的方法將秧苗種下,第一行結束後,請他調整間距及秧苗數量,秧苗間距調到最大,每欉只要插3-5株苗,這是向秀明農法的農夫請教得來的,這樣種可以讓每株稻子生長空間擴大,同時減少稻熱病發生機會。

第二行結束後,楊金生心情有些不對勁:「種水稻,我做了十多年,這樣怎麼可能種的好?」他極力主張用原來的種植方式。

「你要相信農場,人家有機就是這樣的做法,就算最後收成不好,後果也是我們家自己負責。」女主人大聲嚷嚷;目前部落推行綠生農法,種下綠生米也種下吳大哥夫婦的期望。

綠生米種下後的一個星期,這幾年鮮少出現的水鴨竟然來了,水鴨吃掉秧苗未脫落的稻殼,使秧苗脫離泥土漂浮在水面,吳大哥見此景真是難掩心痛,為了顧好部落第一批綠生米,在水鴨出現這段時間,兩夫妻晚上九點多回家,凌晨四點前就到田裡趕水鴨,將3/4時間給了綠生米,只留下1/4時間陪家人,而這時卻已是夜深人靜……



圖:綠生稻米完成插秧。


綠生農法

日本專家星野忠義先生多年致力EM菌研究工作,退休後在埔里Long Stay,因感慨台灣好山好水遭無情的化學污染,同時許多小農因有機栽培成本過高難以生存,因此決心採集本土有益菌群,創立「綠生農法」,且綠生農法中涉及許多現有科學知識的突破。

進一步瞭解綠生農法:

http://greenlifefarming.blogspot.com/

http://blog.yam.com/shuhuibio/article/35751425


4/20/2011

檳榔樹下的咖啡~加納納部落

本網頁轉載自慈大傳播公民台


◎ 撰文/葉雙維

   你知道,沖泡出一杯好喝爽口的咖啡,從栽種、選豆、烘焙到完成需要花多少功夫嗎?

位於花蓮瑞穗的「舞鶴咖啡」最初其實就是「迦納納咖啡」,舞鶴村的迦納納部落,是1932年日本人在台灣試種咖啡的產地之一,幾年前,農會開始推廣舞鶴咖啡,可惜行銷通路模糊,導致必須自產自銷,而從去年開始,接受輔導協助,以咖啡豆為推廣部落產業的目標,開始向公部門申請計畫,而現任農場經理黃正宏,就是在這個機緣下,一頭栽入了咖啡的世界。

因地制宜,堅持維護土地品質。

    古人說:「因地制宜」,迦納那部落也遵循這樣的概念,用一顆善待土地的心,結合其他植物稻作一起生長,而非單一作物大面積來栽植咖啡,這種「森林式」的種植方式,便能讓土地達到更永續的利用;不同於一般處理咖啡豆的水洗法,順應迦納納容易缺水的地理因素,部落的農民透過「蜜處理」的方式洗豆,將新鮮的漿果脫皮後直接日曬,不但可以保留咖啡豆的甜度,也可以減少水資源的浪費。 

大地教材親示過程 直接販售打破剝削問題

透過面對面接觸,讓來參訪的學員與民眾了解種植咖啡的繁雜過程,長期在花蓮推廣樸門永續設計的邱奕儒認為,唯有消費者與生產者之間產生更緊密的連結,才能打破以往農民剝削的問題。這一杯咖啡,提供了部落自主經濟的可能,縮短了咖啡農與消費者間的距離,咖啡推廣者顏嘉成也期許,在未來,迦納納會有更多的年輕人回到部落工作,減少部落問題。

賣一杯健康且有故事的咖啡

農場經理黃正宏覺得迦納納的咖啡是「有故事的咖啡」,所謂的「故事」是包含了生產咖啡豆的土地和辛苦的農民,也包含了整個種植到產出的過程,對他而言,這一切努力都蘊涵在這小小的神祕豆子裡。迦納納出產的咖啡不但品質控管優良,也是與土地和平共存下的產物,這顆善良的咖啡豆,慢慢地將迦納納的經營制度建置起來,黃正宏也期許,在未來,他們的子女能夠回到部落繼續管理,「先留住年輕人,再來規劃觀光,會比較實際。」黃正宏說。


如果您無法看到影片,請點閱以下網址觀賞
http://www.peopo.org/tzuchicom/post/74338

4/06/2011

在什麼都漲的年代,只有薪水不漲...

親愛的咖啡訂購人您好:
節氣到了清明,近了穀雨,應是漸漸暖和的時候,但近日來的天氣異常想信大家都感受到了,天氣的陰晴不定,不照著節氣走,讓人心情也隨之波動。據說咖啡是不錯的舒緩飲料,在覺得不知如何是好時,喝杯咖啡舒緩一下心情吧....

話說這個月的豆子還是副頭目的豆子,想信大家對副頭目的豆子非常的有印象,或許有人還留著前幾個月的豆子也說不定,當然照例,這個咖啡烘好需要熟成一陣子,在週六以前收到的人要耐心等個二天,到週一的時候再麻煩您開封品嚐即可;如果您需要在週末的期間飲用當月的咖啡當然也無妨,恰可比較不同時期的咖啡風味。

這陣子以來,漲聲四起,從今年的過年前後,什麼都漲,就是薪水沒漲,連常去喝咖啡的小店也漲了,受不了國際咖啡的漲聲也紛紛漲價。
其實部落的咖啡並沒有真正的反應成本,因為第一年開始作的時候,想找一群支持部落產業的人共同支援並看著部落的成長,因而有了部落咖啡實驗計畫的誕生,那一年只是大概初估了一些可能的成本,所以訂了一個價格讓大家購買。

第一年的年底,隨著咖啡製作的技術成熟,我們也漸漸瞭解了咖啡在蜜處理中所佔的人事的成本原來是超乎我們所想像的,但第一年的認購終究是出去了,也號召了一群朋友們支持,所以這當中的成本一直到第二年生產咖啡的過程中,部落也是吸收了其中的成本。
但是,接下來的咖啡訂購價格將進行調整,目前部落只生產蜜處理的豆子,所有的豆子都必須經過部落合作農場的共同處理,而訂購也是透過部落合作農場(部落發展協會)逕行訂購。每一磅的價格為1200元,每包半磅為600元。

下個月收到的豆子將是今年(去年收的)最後一批豆子,而預計在九月採收的豆子,將於12月進行寄送,如果有需要的朋友,請於五月中旬開放訂購時,將您的資料填好並寄給部落,新的一年的豆子將為您保留。

100年咖啡訂購方式
一次半年份,從12月份開始寄送,因為九月採的豆子必須要經過一段時間製作才能完成,如果問我為什麼不能從現在(四月)開始訂購呢?因為去年採到今年三月的豆子,將於五月的時候全部寄送給咖啡認購的朋友們;六月開始,我們必須耐著性子,等著今年的豆子成熟。

一次半年份的咖啡,每個月寄送半磅的豆子給您,價格是3600元。也就是說每半磅600元整(含運費,只有長期認購的免運費),這一期暫不開放一次訂全年的,因為豆子也沒這麼多。

如何訂購呢?
五月份的時候,會在網路上開放一個訂購的資訊,需要訂購的請來電或來信洽詢。
kaapaan@gmail.com

3/31/2011

播下思念父母親的種子


「老公,謝謝你。」
「啊!?」
「謝謝你跟姊夫還有部落發展協會,因為你們的努力失耕八年的耕作地得以復耕,今年我們要更用心的對待這塊土地,我們種點兒東西然後分享給我們的朋友。」
人家夢田裡種桃種李種春風,你想要種什麼?」
「思念,我要播下思念父母親的種子!」
「嗯,就依妳,早點兒睡,晚安。」

 去年,發展協會在田裡蓋了taloan(工寮),第一天的開工儀式耆老及工班非常重視,敬祖靈時將曾經在這區域生活、耕作的祖靈一一告知,並祈求工作一切順利,我用相機將過程紀錄作留念,發現儀式進行中的照片是模糊的,或許這是祖靈的回應,是有聽到我們的祈求;採集竹子時一切都順利進行,要砍最後一根的最後一刀時,耆老的刀子斷了,手上只有刀柄卻無刀鋒,啊!怎會是這種斷法?耆老回頭灑了酒:「已故的兄弟,是我不對我忘了告知要取你的竹子,也謝謝你不讓我們在過程中受到任何傷害,你提供的竹子會讓工寮更堅固更耐用。」說完一口將酒飲盡,耆老也讓每位將『通往祖靈的路』飲盡並再做一次祈福。
圖:祈福,祖靈感受到了。


利用三天將開放式的工寮撘建完成,耆老讓青年學到利用竹片取代鐵絲,綑綁後卻有如鐵絲般一樣牢固,問耆老為何不用黃藤不是更耐用?竹片確實不比藤片耐用,不過可以從竹片上看出是不是勤勞的人,至今半年了總是不時的檢查竹片,一有鬆脫的情況就立即補強,希望能用的長長久久;離開田地時太太總不忘記提醒,男人的刀要帶回家不可留在工寮,但可以留一件衣服在這裡,啊,為什麼?「爸爸說男人的刀是要採集食物,讓家人得以溫飽,所以不能遺失;衣服是晚上或下雨時要讓進來躲雨的人,不受到風寒而生病。」工寮內除了衣服還準備了木材、生火器具,因為思念所以營造思念的場景。

圖:taloan前方是寬闊的秀姑巒溪talawadaw。

這兩年協會為部落合作農場申請了實驗計畫,補助了果樹苗,十種不同種類的樹苗經由姊姊、姊夫栽種後,每一棵都長的非常好,除幾棵在他劈草時不小心劈到,呵,就當作是在修剪吧!茂谷柑種了五棵今年長了唯一的一顆,使用自然農法栽種緩慢熟成,最後深怕唯一會被天敵捷足先登,尚未完全成熟時大家就把它分來吃了,雖只分了兩片這味兒真是超讚的,甜甜的帶點舒服的酸味,想分享給大家但已吃進肚子裡了。

六分地分成了三塊梯田,第一塊種了甜玉米、黑豆、大豆、小米、青藜及數種香草花植物,第二塊則在果樹旁種了黃豆、紅豆、花豆、玉米、蕃茄、300株土鳳梨、七種品種南瓜及數種蔬菜,第三塊除了果樹及taloan還蓋了一間東華大學補助的快樂雞舍,公雞與母雞的比例是116,真是一隻幸福的公雞,也應鳥類習性特別挖土做了沙坑供牠們洗澡,在寬闊的田間奔跑著,自然比關在擁擠甚至過著不見天日的雞舍裡生活幸福,最後再被送至屠宰場變成我們吃的肉,嗯,所以,「就算要吃牠們,也應該在牠活著的時候,讓牠們快樂的活著。」

總擔心獵鷹會來吃快樂雞,
枝頭上的獵鷹說:「老了,視力衰退了而且還有懼高症。」
擔心將來雞蛋收成不好,問了一條走直線的蛇:「蛇,有雞蛋時可不能吃太多。」
蛇回答:「彎路走多了脊椎側彎,放心。」
遠遠看著一隻熊走過來,「別過來,別毀了雞舍。」
娘娘腔的語調回答:「嗯,沒時間理你,我在找我的男朋友。」
「長頸鹿你可不要把樹葉吃光,那是給雞乘涼用的。
「我不餓,我是來偷看雞洗澡的。」「ㄘㄟˊ,變態!」

圖:兒子女兒親近大自然回歸大自然 。
 太太小時候看著母親替工作的父親擦汗,感覺好甜蜜好幸福,而現在太太替我擦汗時,女兒在一旁叫著:「咦~~媽媽愛爸爸,好噁心喔!」呵呵...太太拿著小鋤頭挖土,播下種子一邊說著:「媽媽說種子發芽長大後,小鳥會來吃果實,不用擔心被吃完,牠會留給我們該得的,排泄磷肥時也會幫我們播下種子。」「你種的是?」

 damdam指的是辣椒,而damdammay指的就是很多辣椒的地方,這裡曾經種植很多辣椒以供族人使用,因為辣椒太多的原故,這裡的地名也喚作辣椒地;用餐時總不忘配上辣椒,有時辣的需隨時用面紙將眼淚擦掉,怎麼了?因為思念……

2/08/2011

送上兔年的咖啡豆

親愛的咖啡認養人您好:


新曆年剛過後的下個月就是傳統的過年來了,每年到了這個時候總是大家最忙的日子之一,在部落也是一樣為了除舊佈新,準備著關於新兔年的開始。這一陣子的人口流動量算是大的,過新年少不了一些花費,為了讓新年過的好一些,有的人忙著打零工,有的人忙著把田裡的作物送到市場找機會,有的人忙著整理久未打掃的角落,而這群部落種咖啡與作咖啡的人,除了忙之外就是要在過年前處理好這個月要寄送給大家的豆子。

當然,不只是要部落內工作要準備好,連咖啡烘焙的師傅也要聯絡好;負責烘焙部落咖啡的阿秒在過年前有些忙碌的狀況下,也先預備好要在除夕前烘焙好部落的豆子也。一切準備妥當,讓過年每個家庭在團聚的時候,這批咖啡豆正烘焙好等待熟成,這所有的精確計算中,當然是希望讓大家可以在過完舊曆年後的上班日收到這批帶年味咖啡豆而不致於中斷。

這次的咖啡豆是部落族人Osay的豆子,種植在部落祖居地附近的一片山坡地上,這幾年來我看著這片土地上的變化,因著種植咖啡而使地上的植物種類多了一些變化;雖是一片坡地但是族人在這一陣子受到森林咖啡的栽植方式影響,所以種植咖啡時也不忘保留著多樣的林相,像這舊祖居地的這一片土地因沒有灌溉系統的幫忙,所以澆水總會是問題,不過因著森林咖啡的種植方式,讓沒有使用人工澆灌的咖啡樹也能生長良好。

話說Osay的豆子在加工的時候發生了一些趣事,約莫9月中旬時的某天我看著結束蜜處理程序的豆子正享受著日光浴的時候,我看著曬盤上不太熟悉的名字貼紙寫著吳斯愛,心想說這個豆子是哪裡來的,怎麼部落裡會有著陌生的豆子,心裡犯著嘀咕想著手卻無意識的翻著豆子。後來我終於忍不住問了部落經理正宏誰是吳斯愛,哈哈…後來正宏告訴我是Osay的譯音,害我一直找一直找,想說部落裡姓吳的還有誰有種咖啡。

這批咖啡豆算是蠻好處理的,但是因為數量不多,所以一直累積到這一陣子才足夠寄出一批的量,Osay的家人每次經過部落的咖啡館時,總是會問說哪時會才會有他們家的豆子,真是不好意思。

最後,還是提醒大家,若是您在10號前收到豆子,麻煩您等上一等才會有好味道。

1/08/2011

送上新年的咖啡豆

親愛的咖啡認養人您好:

正當大家在倒數計時準備迎接2011年來臨的時候,正是這個月咖啡烘焙的日子;新的一年要有新的希望,期待未來的一年部落的產業可以有很好的發展,像這次烘焙的豆子一樣,潛力無窮。

本月1日烘焙的豆子要等上10天以上再打開來喝,風味才會開始展現,這是烘焙師傅告訴我們的小秘訣,所以若是您在10日以前收到的話,麻煩您再等上幾天,讓咖啡慢慢的吐氣呼吸,等待熟成。
圖:本月咖啡農--楊金生(kacaw)

這次的咖啡是部落族人楊金生(kacaw)所種植的豆子,不善於言詞的kacaw總是靜靜聽著農場所說的每一個關於種植與管理的知識與方式,在種植多年後的今天,我們看到他種植的方式開始有了成果,一串串紅澄澄的咖啡果實掛在枝葉之間,那風景看來煞是美麗。

kacaw的咖啡園裡有一個特色,就是咖啡不只是種植在檳榔樹下,咖啡樹下也長滿了其他的爬藤作物,除了平常部落族人所喜愛食用的豆類外,地瓜算是這個園裡面最多的農作物了。因為大量的在咖啡樹下種植地瓜,所以咖啡樹間的雜草量算不是多,而且又有部落族人可以食用的作物,在不出產咖啡的季節時,地瓜也可以食用。
圖:想不到平常最不起眼的地瓜,竟然是咖啡園裡這麼好的地被植物。

有一次部落為了籌辦參訪的活動,需要一些地瓜來當食材,第一個想到的當然是kacaw大哥的地瓜,當場問了他之後他卻有些慌張的說地瓜還沒熟,可不可以不要吃地瓜,換葛鬱金(製作太白粉的澱粉原料)行不行?當然行,想不到沒了地瓜,卻換來一個更有趣的食材;依稀記得那天很多的遊客問道,這是什麼?看起來這麼像薑的東西,吃起來味道這麼的特別。

這次的咖啡處理方式仍舊是蜜處理的方式,曬了很多的太陽(這幾個月的太陽很少很少…),在日曬處理結束後封存一陣子後再脫殼及拋光,最後再送到烘焙師傅那烘焙,一路上雖然出現了幾個小問題,但也都順利的解決了,送到您手上的這包咖啡,不只是一包咖啡,也送上部落對您新年的祝福。

圖:部落的蜜處理豆子,正在高架的曬台上享受著日光浴。

12/21/2010

《加納納部落推廣自然農法》

原民根留家鄉 農場助行銷

瑞穗鄉加納納部落農場輔導種植的甜蜜蜜鳳梨,植株強壯,高過人的腰部。 (記者蔡百靈攝)
〔記者蔡百靈/花蓮報導〕
花蓮縣瑞穗鄉加納納農場目前有二百多名原住民小農,他們原本多以打零工或種田自產自銷為生,在農場協助下,現在族人不僅有穩定的工作和收入,也為部落裡的農產品,打開了知名度。

加納納部落農場經理黃正宏說,部落的發展協會希望發展在地產業,留住年輕人,因此,加納納部落農場就以扶助族人種植農作物、增加收入為主要目的,目前二百多名原住民農夫,在佔地約八甲的土地上耕作,種植咖啡、小米、鳳梨、高接梨、柿子等作物,一年四季都有收成,並由農場開闢銷售管道,代為行銷,讓族人免於單打獨鬥的困境。

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研究所」博士班學生顏嘉成表示,他在五年前認識了許多加納納部落族人,因看到許多原住民不適應都市生活而回鄉,卻在自己的家鄉被經濟壓得喘不過氣,因而自願當起農場輔導員,指導族人以自然農法耕種,讓他們根留家鄉。

顏嘉成說,族人張德富原本在梨山當採蘋果工人,十年前母親生病,回到花蓮部落裡打零工為生,後來改種鳳梨,總是一個人開著小貨車,遠赴台東、花蓮市、東海岸四處擺攤,格外辛苦。

在加納納部落農場的鼓勵下,現在張德富改採自然農法種植,並由農場協助行銷,不必苦惱鳳梨到底要賣給誰,利潤也增加。

顏嘉成指出,透過農場的集體輔導,不僅讓原住民有穩定經濟來源,也希望他們能夠以自然農法,創造一個屬於原住民的品牌。

12/06/2010

讓您久等了,十二月的咖啡來了

親愛的咖啡認養人:


等待許久的加納納咖啡終於在十二月一日烘焙好了(七日一早就會寄出,請您留意最近的信箱),在您收到這次的豆子同時,在喝之前,還請您仔細的看看、聞聞本次的咖啡是不是有所不同,喝下這杯咖啡的同時,我相信您也會與我一樣對本月的咖啡驚豔不已。

圖:副頭目為了百香果,特別在園裡搭起了架子,準備讓百香果爬上去,明年大家就可以吃到百香果囉...

這次的咖啡種植者是部落裡的副頭目-陳阿壽,不善言詞的副頭目雖然話不多,但是照顧起咖啡園卻有他一定的堅持,在去年部落開始推動無農藥、無化肥、多樣性的種植方式時,副頭目就一直支持到現在。而幾次在他的園裡走動,我可以體會到他對於咖啡的照顧。種植咖啡的地方是位在kaapaan之上的一個地點,也就是族人稱之為kaapaan fafade的地點,那裡曾經是一個檳榔園(現在也還是),但是在檳榔園間我們可以看見咖啡樹生長在其中,而在檳榔樹與咖啡之間,我們甚至種植了其它的果樹(檸檬、百香果、愛玉、香蕉等)。尤其是香蕉,去年與副頭目溝通時,也只先給了副頭目一些果樹苗(不包含香蕉),但在年初副頭目自己找來了許多的香蕉苗,並種植在咖啡園周圍。
圖:說起要幫副頭目拍照,他立刻站的直直的讓我拍照,真是有趣。

今年受到氣候的影響,咖啡生長的情況不若去年一樣,產季縮短了些,數量也略為減少,而颱風的影響及前陣子下了將近一個多月的雨,也造成了咖啡製作的一些困難。由於部落的咖啡是使用蜜處理的方式,所以需要在製作過程中經過大量日照的曝曬,尤其是製作前期的日子,更是需要陽光的關愛;而那一個多月的陰雨天氣,讓蜜處理的豆子在製作過程損失了不少,有些許的豆子因發霉而無法使用,所以關於產量的問題也限制了今年想要再訂購咖啡的名額(意思就是說,咖啡不多只先保留給去年的訂戶囉!而且現在還不收新的訂單),另外,部落製作生豆的年輕人也因為咖啡豆的折損,自覺對不起咖啡農而自責不已(天啊!怎麼都沒有太陽,這怎麼能怪他呢!)所以在喝到這次的咖啡的同時,我相信大家應該是與我的感受一樣,這杯咖啡來的不容易!

圖:咖啡果實成熟的時間不一,一次只能採摘已經紅了的果實。

還記得加納納咖啡的味道嗎?還依稀記得四月份咖啡帶給您的的味覺體驗嗎?忘了,沒關係沖上一壼,讓回憶慢慢記起加納納的味道。

11/10/2010

瑞穗‧檳榔咖啡之鑽石迦納納

圖文:蔡韶雯

 終於踏上迦納納,那個常聽說的籃子部落,這兒是個阿美族部落,而且生產著極為特殊的作物「咖啡」。

迦納納
 這一次的拜訪源起於花蓮自發的樸門農業課程,一連串體驗行程讓有志從事農業的朋友有機會交流。我們一路從花蓮南下到北回歸線,再由持續協助迦納納協會的嘉成大哥,帶我們上部落,一路上還延路介紹一些部落田地的狀況。到了茅草屋形式的招待所,族人為我們準備了迦納納茶,很清香,再將我們一群人分成兩組,一組往田裏的咖啡,一組走檳榔樹下的咖啡。
 我自然是很好奇檳榔樹下為什麼能種咖啡,因此跟著農場經理正宏和副頭目走,他們帶著我們往山上的方向,山路上都種植著檳榔樹,約莫五到十分鐘,我們就看到了和人同高的樹上,長滿了紅色、綠色的果實,「原來咖啡豆這麼美」,我心裡這樣想。這裏是副頭目的咖啡田,原來部落開始種咖啡有好些年的時間,而嘉成加入部落後,協助著老人家,將咖啡轉作有機的方式,並為族人尋找通路銷售咖啡。據說,有好一陣子族人努力喝咖啡,每天早上起來都是問,「你喝咖啡了沒?」。
00IMG_5379s.jpg
 檳榔樹下有咖啡樹真的是一個很有趣的情景,而這其實是很好的方式,一來咖啡不需太多的日曬,檳榔可以遮蔭,二來咖啡間作在檳榔樹下也有水土保持的功能,也就成為了樸門農業裏所謂的「食物森林」,但老人家可不是從書本裏學來這個觀念,而是透過生活實踐來的。副頭目特意留了咖啡豆不採,讓我們這一群一個月才開放一次的體驗團體,有機會試採咖啡豆。對,迦納納現在不考慮開放大量的觀光,而是以分享的態度,一個月只讓一個團體進到部落來做交流,讓族人慢慢適應與外地人接觸。
 採好的咖啡豆要去皮,然後曬太陽浴,如果運氣不好遇到陰天,還得用大風扇吹豆子。部落裏難得的年輕人正宏,是新任的農場經理,從海岸的都歷部落「嫁」到迦納納來,是很可愛的年輕人,說話很有幽默感,大夥總是讓他逗得呵呵笑。據說,之前一批的豆子在自然烘乾時,就遇到陰天,正宏為了照顧豆子,回都歷的時候,還帶著豆子一起回娘家。
 這麼說來,這一批豆子,可是有吹過海風,有海的味道才是,呵呵。
00IMG_5386s.jpg   00IMG_5404s.jpg 
 採了咖啡豆,自然也想品品咖啡,下午部落為我們準備了幾種不同煮法的咖啡,老實說,我對煮法並不那麼了解,也不挺愛喝咖啡,倒是這幾個部落朋友煮咖啡的認真程度讓我很欣賞,而裏頭的人情味更讓我感動,經理正宏一邊倒著咖啡,一邊說,「這是我的老師嘉成教我的。我們希望能煮出來屬於迦納納的味道。」「聽說心裏想著什麼,就能煮出什麼樣的咖啡,之前看到老人家在倒咖啡時一直比畫,問老人家,你在做什麼,老人家說,我在想鑽石。人家有黃金曼特寧,我們有鑽石迦納納。」
 自己的味道,自己的生活方式,迦納納在走自己的路。

                          《檳榔樹下的咖啡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