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師:邱奕儒(花蓮樸門永續生活協會理事長/慈濟大學助理教授)
圖文:王玉華
圖:邱奕儒老師解說施作香蕉圈的步驟。 |
加納納部落普遍沒有污水接管設施,家庭的中水或灰水(如:廚房排水、洗澡水等)多是直接挖坑排放農田,長久下來,積水不但造成惡臭又容易孳生蚊蟲,而且未經微生物分解的灰水,也可能造成農田的污染,此次在加納納部落舉辦的樸門香蕉圈工作坊,不僅是為解決農村污水處理的難題;還能利用肥水來種植耐肥作物,具有收成;香蕉圈內也可以堆放廚餘或果皮殘渣,兼具堆肥的功能。
上午是室內課程,邱老師解說現代污水處理的三個階段:一級處理(攔污、沈砂);二級處理(曝氣、沈澱),曝氣是因為分解營養物的細菌需要氧氣才能大量繁殖;之後,加氯滅菌後排放河川或進入三級處理(砂濾或生物處理等)。都市的污水廠屬於大型系統(工程),其實相當耗能,如亞洲最大的八里污水處理廠,污水輸送距離長達80公里,還要把水抬高3公尺才能入廠,過程非常耗能,並且八里廠只做一級處理就排放入海中,也無法補充河川水量。
邱老師建議以小型系統(生態工法)來取代,在各地設立分散式的小型污水處理站,不僅節省輸送污水所耗費的能源,透過設計良好的自然淨化系統,一棵樹就可以是污水廠,如:植生或濕地,浮島等或是礫間過濾,以植物及微生物來進行過濾分解後,還能排放入河水中補充水源。
而樸門的香蕉圈(BANANA CIRCLE)則適用於農村的污水處理,邱老師提到香蕉圈是RABIN老師在一次印度之行中設計出來的,當地的家庭中水隨處流放,造成環境衛生問題,然而,鄉間到處可見枯枝落葉,但農田又極度缺乏肥份,RABIN老師靈機一動設計了香蕉圈,一次解決中水、落葉及施肥三件事。中水經過香蕉圈裡面堆放的有機質,會被其中的微生物分解,而植物本身的根系也具有淨化水質的功能,流出來的肥水用來種香蕉等耐肥植物,真是一舉數得啊!
中水指的是家庭洗澡及洗衣污水,處理方式與黑水-糞便污水不同,中水不可接觸空氣,不可直接拿來種植菜葉類或根莖類,只適合種果樹等耐肥作物。家庭所使用的肥皂要選用無界面活性劑及防腐劑成分,才不會有化學污染物殘留在土壤裡。
下午的實作課程,原本臭氣衝天的污水坑,前一天經過綠生菌噴灑,臭氣已減少大半,才讓現場的人待得下來,大夥分工合作進行實作。首先,要挖排水溝,放入礫石當作給配,注意不要讓水接觸空氣;接者,在水坑中舖上枯枝落葉來增加有機質及空間;再來,放入已腐熟堆肥,引入天然的菌種;之後,放入爛掉的柚子當堆肥,並舖上厚厚的乾稻草覆蓋。最後,在污水坑的附近種植香蕉、月桃、野薑等耐肥作物,就大功告成了!
香蕉圈完成後,大夥兒心情都大好,因為原本一灘瀾泥惡臭的污水坑,轉眼間變成綠意盎然的香蕉圈,而且只費時2個鐘頭,真是快又有效率啊!
圖:挖排水溝。 |
圖:放入枯枝增加有機質及坑內空氣。 |
圖:放入腐熟堆肥。 |
圖:放入要當作堆肥的爛果。 |
圖:舖上乾稻草。 |
圖:種植香蕉等耐肥作物。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